网络上,存在着很多打着“私家侦探”的幌子,实际上是实施诈骗行为的犯罪分子。
江苏省苏州市林女士因怀疑丈夫出轨,找来陈某来为自己搜集“证据”,没想到自己一步步陷入圈套,一年多时间里不仅心力交瘁,更是耗尽积蓄。
去年5月,调查正式开始。陈某称自己找了一名广东黑客,可助林女士调取丈夫的聊天记录,每次查询需支付1000元。
汇钱后的林女士很快收到消息,这时陈某发来一张他与黑客聊天的截图。谈话内容显示,黑客明确表示查到林女士丈夫有两个可疑的“小号”,若要深入调查必须再汇钱。追查费1000元、定位费1600元……为获知真相,林女士短短数日将一笔笔款项汇出。
在耗费数万元后,林女士从陈某处得知丈夫在市区租房“金屋藏娇”。在陈某的鼓动下,林女士决定施行"捉小三"计划,给丈夫教训的同时宣泄心中不忿。
为让“捉小三”计划顺利实施,林女士在陈某的要求下汇款2000元疏通人脉、花费2000元募集人员陪同撑场,想要知己知彼的林女士更是同意了陈某起底“小三”身份的提议,数次转账查询费用。
正当“捉小三”欲实施之际,陈某称广东黑客因帮林女士查询个人信息被捕,将面临6年入狱刑罚。手足无措的林女士唯恐受牵连。这时,陈某称只要能出钱,对方便独揽罪责。惊慌不安的林女士前后转账5万余元给陈某。
去年6月中旬,林女士再次见到陈某,被告知事情圆满化解,广东黑客收了钱入狱服刑。但陈某却直接以做生意缺少资金为由开口要钱并威胁、恐吓。“你查老公的事不怕人尽皆知吗?”“等着让大家知道有人替你坐牢吧!”无奈,林女士只能筹措资金,一笔又一笔地转账给陈某,在花光积蓄后,甚至借起了高利贷,不断满足着陈某的各种要求。
在这一年多时间里,她共计向陈某汇款41万余元。由于林女士变得精神萎靡、心情低落,其异样被丈夫察觉。在丈夫的再三询问下,林女士最终全盘托出。
9月8日,在丈夫的陪同下,林女士来到苏州市公安局东莱派出所报警。民警判断,陈某不但有诈骗嫌疑,而且涉嫌敲诈勒索。9月28日,“侦探”陈某在苏州大新镇被警方抓获。目前,陈某因涉嫌诈骗和敲诈勒索,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
在法院审理的案件中,不少涉案的调查公司分别存在非法经营、寻衅滋事、诈骗等违法行为。有的嫌疑人依靠调查公司获取仇家信息后进行报复;有的私人侦探掌握隐私证据后,敲诈勒索当事双方;有的调查公司雇用大量打手,搜集证据靠打手暴力威胁。有的调查公司,伪造国字头虚假身份招摇撞骗,改装警服作为工作服混淆视听。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公民个人信息”,是指以电子或者其他方式记录的能够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特定自然人身份或者反映特定自然人活动情况的各种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件号码、通信通讯联系方式、住址、账号密码、财产状况、行踪轨迹等。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不同类型公民个人信息的重要程度,司法解释设置了不同的数量标准。
对于行踪轨迹信息、通信内容、征信信息、财产信息,非法获取、出售或者提供50条以上即算“情节严重”;对于住宿信息、通信记录、健康生理信息、交易信息等其他可能影响人身、财产安全的公民个人信息,标准则是500条以上;对于其他公民个人信息,标准为5000条以上。
“行踪轨迹”属于比较敏感的信息,很有可能被利用于绑架等其他恶性犯罪。
当前,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违法犯罪活动十分猖獗,不仅严重侵害群众的隐私权,也易诱发电信网络诈骗、盗刷银行卡等下游犯罪。
公安机关将始终保持对此类违法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深入推进专项打击整治行动,切实保护公民合法权益。与此同时,社会公众也应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版权声明】叽叽歪歪吧提醒您:请在浏览本网站关于《找黑客查微信聊天记录(第三方查微信聊天记录)》信息时,请您务必阅读并理解本声明。本站部分内容以及图片来源于商家投稿和网络转载,如网站发布的有关的信息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0451 17252#qq。com,我们会尊重您的决定并当天作出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