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100多年前的兰芳共和国是反清复明的天地会建立的国家,事实上这是以讹传讹。兰芳共和国的开国元首虽然是华人,但并不是天地会的。只不过这个国家采用了天地会的一些制度。
兰芳共和国
兰芳共和国全名兰芳大统制共和国,曾是南洋的一个国家,位于婆罗洲。婆罗洲就是如今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文莱三国共有的加里曼丹岛,是个面积74万平方公里的大岛。
关于这个海外华人立国的往事,还要从清朝乾隆年间说起。
清乾隆三年(1738年),在广东嘉应州(梅州)的一个小镇石扇,一户姓罗的人家生了个孩子,名叫罗芳柏。罗芳柏自小读书习武,是个孩子王。少年时他在家乡就比较有名了,胸怀大志,性情豪爽,后来被人尊称为“芳伯”,他干脆就改名叫罗芳伯。
罗芳伯像
罗芳伯练就了一身好武艺,还写得一手好文章。古人有言,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罗芳伯的理想起初是考个公务员。可是,直到他30多岁的时候,还是个屡试不第的落魄书生,只能在老家教书谋生。
18世纪后期,东南沿海地区兴起了下南洋开金山的热潮。罗芳伯也于1772年和一群亲友、同乡从虎门乘船前往婆罗洲西部的“金山”坤甸,希望创出一片天地。
婆罗洲当时有不少华人定居,普遍生活贫穷,流浪街头的人也不在少数。罗芳伯到了那里,起初还是个教书匠。他希望改善华人的生活,随后放弃教书,组建了一家开采黄金的公司,带着很多同胞一起干。当地华人的生活逐渐得到了改善,罗芳伯的威望也建立起来,当地土著听到他的名字肃然起敬。
罗芳伯
温饱问题解决之后,他们还面临着另一个严重的问题。岛上的治安极其糟糕,匪帮和海盗肆无忌惮,称王称霸,不管华人还是当地土著都深受其害。罗芳伯艺高人胆大,号召华人建立了“同乡会”对付强盗,还联合土著的首领苏丹共同御敌。
没多长时间,婆罗洲兰腊、万诸居、斯芳坪等地的匪患就被平定了。华人和土著一致推举颇有领导能力的罗芳伯做首领。他的麾下有3万华人部队,还有20多万土著前来归附。这样一来,当地的苏丹坐不住了,主动让贤,希望把王位让给罗芳伯。
罗芳伯起初屡次拒绝,因众望所归,后来实在没有办法,只好答应接受行政权力,但绝不当国王。于是,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南洋婆罗洲西部成立了一个“兰芳大统制共和国”,定都坤甸。罗芳伯担任国家首脑“大唐总长”,当地人尊称他为坤甸王。
如今的婆罗洲土著
兰芳共和国成立的时间只比美国晚一年。罗芳伯所部曾与流亡岛上的天地会发生冲突,后来兰芳共和国采用了一些天地会的制度。这是人们误解其为“天地会”国家的原因。
罗芳伯带领国人消除了当地的鳄鱼灾害,控制了数十里长的产金地区,发展采矿、农业、交通、文教事业,搞得有声有色。罗芳伯威望日隆,岛上许多部落纷纷加入了兰芳共和国。最兴盛的时候,差不多整个婆罗洲都是兰芳共和国的势力范围。
这个国家刚成立的时候,罗芳伯就派使者觐见乾隆皇帝,请求成为清朝的藩国,还希望把西婆罗洲纳入清朝的版图。但清廷对这个南洋岛国根本瞧不上眼,也不愿意承认其国家地位。
乾隆皇帝剧照
1795年,做了十几年国家元首的罗芳伯郁郁而终。临终前,他叮嘱身边人,不论谁继任国家首脑,都要归顺清朝。继任兰芳共和国首脑的江戊伯遵从罗芳伯的遗愿,继续派人与清廷沟通。后来清政府虽然没有接受兰芳共和国称藩,但同意与对方贸易往来。
这就可以看出罗芳伯的远见了。当时东南亚很多小国都沦为荷兰人的殖民地,兰芳共和国也不断遭到荷兰人侵扰。后来兰芳共和国只能保有西婆罗洲,面积约37万平方公里。
兰芳共和国对外宣称,清政府已经承认了其藩国的地位。荷兰人因贸易关系不愿得罪清政府,一度停止了对兰芳共和国的侵略。
罗芳伯墓
1845年,兰芳共和国改国号为乾兴。到晚清时期,清朝自身难保,已经无暇顾及南洋。1884年,荷兰人趁着中法战争爆发之际,大举入侵西婆罗洲。兰芳共和国人民虽然进行了英勇的抵抗,由于武器落后,又得不到外援,抵抗两年之后,最终荷兰人吞并了兰芳共和国。华人梁路义和罗义伯等人领导的抵抗军也在1888年被扑灭。
从立国到灭亡,兰芳共和国总共存在了约110年,前后总共有14任国家首脑,大部分都是广东嘉兴人。
参考资料:《兰芳共和国兴衰》
【版权声明】叽叽歪歪吧提醒您:请在浏览本网站关于《兰芳共和国是现在属于哪里(兰芳共和国现在还存在)》信息时,请您务必阅读并理解本声明。本站部分内容以及图片来源于商家投稿和网络转载,如网站发布的有关的信息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取得联系,邮箱:20451 17252#qq。com,我们会尊重您的决定并当天作出删除处理。